>> 您现在的位置: 87365.com >> 教师之家 >> 师生作品 >> 正文
美好生活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         【字体:
美好生活需要更好的家庭教育
作者:杨咏梅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506    更新时间:2018-5-16

   “回归美好生活的家庭教育”,是近日在长沙举行的第二届新家庭教育文化节的主题。“教育是创造美好生活最重要、最基础、最关键的路径”“回归家庭教育之本源,引领家庭教育回归生活、回归美好、回归童趣、回归快乐”“有意义和高质量的参与,对确保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6岁之前妈妈是养育的主角,这时爸爸最好当着孩子的面照顾妈妈,形成家人之间彼此相助的关系,而不是父母的爱都集中在孩子一个人身上”……专家们的见解,不约而同地指向真实的生活和家人的互动。

    更好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追求美好生活或者回归美好生活,是当下全社会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指出,更好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湖南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黄步高认为,每个人的事业、健康、幸福都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无法想象一个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一个不讲究家庭教育的家庭可以幸福美满,一个不重视家庭教育的社会可以和谐稳定。

    “长大后我才明白父亲为我定义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价值观:意志比知识重要,健康比学问重要。”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龚曙光的父母曾经下放到乡镇的完小教书,却执意要儿子去离家3公里以外的一个村小读书。那两年中,瘦弱得像麻杆一样的龚曙光每天早晨6点起来自己开煤炉炒饭吃,上学路上多次被风刮到河里,经常湿淋淋地回家,却锻炼了身体、锤炼了意志。

    直播中有网友提问工作确实太忙,该如何平衡事业和孩子的教育?朱永新诙谐地说:“重要的事情总是有时间的,错过孩子成长的最关键时期,以后弥补起来就很难了。”

    对此,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深有同感。长期从事犯罪心理研究,李玫瑾发现很多非常冷酷的罪犯,从小没有被人爱过疼过,没有被人善待过。因此近年来她一直在大力提倡心理抚养,尤其强调03岁父母的亲自养育,希望国家立法给母亲3年的抚养期。“家庭养育是国家大事,孩子成年走出家庭就是社会的人,要么造福一方、造福社会、造福国家,要么让谁遇到都是灾难。”

    要归回人的全面发展

    “习总书记讲了很多次相亲相爱,很多家庭照片里也能看到他身体力行相亲相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陆士桢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家庭当中进行爱的教育,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情感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我们的家庭教育总是不关注培养正常儿童?”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国亮发出“家庭教育之问”,提出培养正常儿童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

    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李镇西指出,现在被家长忽略的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能够谋到职业并以其劳动为生的人”。他建议家长要做孩子人格的榜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阅读好书籍、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目前收集到家训已经有700篇部,几乎涉及生活各个方面,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子立身、睦亲治家和处世之道。”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院长陈延斌认为,传统家训中至少85%的内容今天看来仍然有借鉴价值。

    扑面而来的互联网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认为,互联网延展了人的视听感官,开启了人们频繁互动的可能性,但个体对媒体开始高度依赖,感官的惰性随之增长,真实的感知减少,现实的人际互动也被弱化,生命成长的自然节律被怠慢甚至被忽略。“美好的家庭生活要回归人的全面发展,要立足于儿童的长远发展,要珍惜独处、宁静、回味、坚持、顽强、勇气、安静、沉思等品行。”

    “全家福”里有你吗

    “有一次我让孩子画一幅全家福,里面只有他自己和他妈妈,我呢?孩子直接回答说‘不好意思我忘记画你了!’这句话让我几乎一个星期辗转难眠。”曾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里分析绘画心理的温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学院艺术治疗中心主任严虎,用一幅幅孩子的画,绘声绘色地展示了绘画心理在家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严虎把儿童绘画定义成孩子的第三种语言,是了解孩子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他还经常让来咨询的人画自己的家庭互动图,70%以上的人画的都是妈妈在厨房做饭、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孩子在书房写作业。“家人之间的互动在哪里?有沟通和交流没有?有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聊天吗?有过真正的陪伴吗?”严虎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拿张纸画一画,画出来的就是你自己家庭现实情况的呈现,肯定能够让人思考、促人改变。

    “丰富有效的家庭活动,能让家庭生活更美好”,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用一系列调查数据,证明父母和孩子一起开展的阅读、吃饭、运动、游戏等家庭活动,能显著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有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提升家庭生活的满意度。边玉芳由此呼吁,希望让家庭生活融入教育之思,让家庭教育充满生活之美。

    “一个从出生就受到鼓励积极参与这个世界的孩子,可以在儿童早期发展其能力,更好地把握受教育的机会,进入青少年时代以后会满怀信心,果敢决断,并且有能力参与到家庭、社会、学校、社区和国家事务中。”中国儿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长霍雨佳研究员从儿童权益的视角,指出“孩子的真实生活状况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发力点和着力点”。

文章录入:罗道清    责任编辑:罗道清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