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 87365.com >> 教育管理 >> 教育督导 >> 正文
贵港市港北区《强化学区管理 促进均衡发展》         ★★★【字体:
贵港市港北区《强化学区管理 促进均衡发展》
作者:贵港市港北区教育局    文章来源:教育厅    点击数:638    更新时间:2017-2-27

    港北区从2014年11月开始正式推行学区制管理,全区共有7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设立了9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学区管理办公室,在乡镇中心小学(或龙头学校)挂牌。学区管理办公室主任由中心小学或龙头学校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学区内的校长或副校长担任。目前,各学区已进入正常运转状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缓解择校和化解大班额问题等方面已初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执行有力。根据《港北区开展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学区管理办公室作为学校教育机构,隶属区教育局领导,所有人员纳入本地教育事业统一编制,一般设管理人员6-8人,即专职主任1人,专职副主任1-2人,学区专职教研员3-4人,专职报账员1人,兼职教研员若干人,形成集办学、管理、教研、培训为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学区管理办公室人员从区内学校抽调,目前九个学区管理办公室人员均已落实到位。区财政将学区管理办公室工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每年划拨专项工作经费50万元。

    (二)准确定位,明确职责。2014年11月,港北区设立的九个学区管理办公室,作为港北区教育局派驻机构,开展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确定以学区管理模式替代现行以乡镇中心校为主的管理模式。区教育局下发的《关于成立港北区教育局各学区管理办公室的通知》(港北教〔2014〕137号)中,明确定位了各学区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责,囊括了学区内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的行政、教学教研、安全管理和学生入学、教师调配、教育均衡发展等10项主要工作。

    (三)一体化管理,共享资源。

    1.统一资源和学校管理。实行学区制管理后,港北区根据学区内教育均衡配置的工作需要,荷城学区、贵城学区以学区内1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捆绑若干所相对薄弱学校,组成“1+x”学区管理模式,学区内教育资源互通有无,统一调配师资。其他各学区也以乡镇中心小学为总校,对本学区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去年秋季学期以来,原来乡镇中心小学承担的各项工作职能基本上都已经转由学区办承担。

     2.统一教学和教研管理。各学区办成立后,即着手加强对学区内学校进行统一的教学教研管理,统一组织开展了学区内外中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各学区办以所在中心校为基点,根据实际需要对本学区各中小学的教研力量进行了微调,教研处各学科教研员全面深入学校开展调研和教研活动。通过与各校的教务处深入各学科课堂去听课评课,议课反思,参与年级学科的常规教研活动,认真检查教师的教案撰写、作业批发、学生辅导等常规工作,抓实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坚持抓好教学常规教研不放松,促进了学区内各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各学区还充分发挥本地名师的作用,邀请本地名师做讲座,上研讨课,开展各种层次的交流,为各校教师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研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

     3.统一队伍管理。为了保证学区管理、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的落实,各学区根据辖区内各学校实际情况,实行学校领导及教师交流任职、任教,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整合人才资源,促进学区内学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2014年秋季学期,我区率先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计划,重点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校长和骨干教师的交流,中心城区荷城和贵城两个学区的中小学校长全部轮岗,其他学区部分校长进行研了交流,全区共有38名校长和402名教师进行了交流轮岗,教师流动比例达到了学区内专任教师总数的10%。

    二、学区制改革试点工作成效

    (一)强弱捆绑办学,促进了薄弱学校发展。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心城区群众择校热的难题,实行学区制管理后,我区根据学区内教育均衡配置的工作需要,荷城学区新成立的八一小学指定为荷城小学托管,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师资;贵城学区原农机学校改造为西江中心小学分校区,由西江中心小学统一管理。港北二中与港北四中联合办学,两校师资力量和公用经费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师资和统一招生。实行托管和和联合办学后,主城区的招生和择校热难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而且由于两校间是统一管理,备课、教研活动和其他日常常规管理工作同步进行,并且将管理模式逐步在学区内各校间互相沟通交流,逐步提升。目前,这种管理方式给各中小学校带来的办学效应日益明显,各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与课堂教学的模式都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

    (二)校长和教师交流任职任教,为学校常规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校长轮岗和教师交流任职、任教,学区管理内教师资源统一调配,为交流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校风学风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新的转变。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容校貌都呈现出良好的管理实效,正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变化,各校的校园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育人氛围正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务实,全区各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与去年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变得更加规范有序,让人耳目一新。新世纪小学校长唐玲交流到石羊塘小学任校长后,每天早到晚走,勤勉工作,为全校教师传递了务实、勤勉的工作风格,身体力行地为师生做表率。她组织开办了石羊塘小学教师校本研训“每周一讲”活动,自己也亲自为老师们执教研究课、示范课。通过强化质量意识,懂得向先进学校看齐,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

    在贵城学区“创建家门口的好学校”的统一行动中,交流到震塘小学任职的宋雪婵校长着重从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建设抓起,她对学校操场进行平整和重新规划,使师生们有了更好的文体活动场所;完善了学校图书馆等功能室,拓宽了学校教育载体;根据震塘小学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她设计了水文化墙体,表达了对“上善若水”教育境界的追求。学校的变化,家长看在眼里,也吸引了学生前来就读,2015年秋季学期一年级招生达到两个班,比去年多了一个班。贵城学区原老城区的各间薄弱学校由于育人环境的改变,社区群众和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再扎堆把孩子送往新城区几间学校,改而选择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就读。今年,贵城学区原老城区的所有薄弱学校全部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三)开展中小学联合教研活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各学区通过开展中小学联合教研,加强校际间的交流研讨,为各校教师提供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本地名师做讲座,上研讨课,开展各种层次的交流,为各校教师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和研习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平台。老师们在新常态的交流与学习中得到业务的锤炼与提升,强化了质量意识和学习理念,学校教师中开始呈现你追我赶、相互学习的良好研究氛围,极大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今年春季学期期末检测,各校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其中,全区小学有36个班级学科成绩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初中各年级的低分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三、存在问题

    (一)学区制管理缺乏成熟模式和经验可借鉴。学区制管理作为新生事物,很多工作尚在摸索之中,学区制的运作容易出现学区管理的行政化(比如,容易出现简单的原来乡镇教育办的管理模式)。

    (二)教师交流渠道尚不通畅。学区内教师流动受到现行制度的制约,如目前教师编制到校、教师岗位到校等政策的制约,导致学区内教师流动还比较困难。

     (三)学区管理经费不足。区政府在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学区改革试点工作经费时,曾明确每年划拨学区工作经费50万元。但是,经过一年的运作,九个学区全年工作经费实际约共需200多万元,原来预算的划拨远远不足,这将影响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一)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建议自治区通过这次试点地区工作的总结,筛选试点地区学区制管理经验在全区推广。

    (二)积极探索适度灵活的编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建议与编制、人事部门协调,建立更有利于学区内教师流动的编制和教师岗位管理政策(比如教师编制可由现在的编制到校改为编制到县、到学区),让学区内能够及时调整各学校教师的余缺。

     (三)解决学区管理办公经费。建议协调财政部门,明确学区管理办公经费的来源渠道,加大经费划拨力度,为学区制运行提供经费保障。



文章录入:周周  责任编辑:周美娟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广告298X245
    >> 专题栏目